说明 嵊州市铭果家庭农场主营郁金香茶苗,特早奶白茶苗,乌牛早茶苗,中茶108茶苗,龙井43茶苗,117号茶苗,中黄一号茶苗,黄金芽茶苗,中黄2号,中黄3号,越黄1号(龙井早黄),水晶白茶,安吉奶白茶(皇金芽)茶苗,茶苗销售覆盖全国。
品牌 铭果茶苗基地荣誉出品
13575534780
产品详情
培育无性系、规模化基地,推进茶业发展。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,是个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山区县,现有茶园面积16.3万亩,但原来茶叶品种单一,茶园老化,加工技术落后,产业效益相当低下。他认为发展茶叶生产的**出路是依靠科技更新品种,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。在县委、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,1998年他从日本成功引进40万株薮北良种茶苗和繁育技术,首次在公司所在地“中原茶叶**乡”新县八里畈镇建成了200亩日本薮北茶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。针对繁育中出现的问题,他通过改进和创新,独立设计了适合新县气候类型的高效节能型温室大棚结构,探索出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并先后将这些技术成功推广到新县八里畈、浒湾等六个乡镇22个村。他还卓有成效的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+标准”、“支部+协会+村委+合作社”的方式开展科学施肥、生态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科技引导和典型示范,到目前,全县已发展日本薮北茶良种基地达6000亩,其中公司培育的1000亩嶅山茶叶科普示范基地被选定为出口茶叶种植基地,该基地茶叶亩产由原来的亩产4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,亩收入过4200元,有效的激发了茶农的积极性,为广大茶农增加了快速富裕的渠道。
实施机械化、品牌化战略,激发传统产业。1998年以前,新县茶农以手工作坊式制茶,质量劣,价格低,劳动强度大,销售难,严重制约着茶乡经济发展。针对以上局面,他于1998年引进日本年加工能力200吨蒸青茶加工生产线一条,实现了茶叶产业化开发上的新突破,每公斤干茶降低人工制作费20元,平均值较过去实际增值60元以上。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难的矛盾,带动了全县毛尖茶及炒青茶等茶叶品牌发展,公司主导产品“新林玉露”蒸青绿茶荣获“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”、“河南省**产品”、“河南省食品工业****”、“中原地区消费者最喜爱的十大茶叶品牌”、“世界绿茶评比金奖”。
走活技术创新、促进发展之棋,全力服务“三农”。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,他按照“公司+基地+农户+标准”的产业化发展模式,积极探索“科技兴茶”之路。免费向种茶大户提供薮北茶苗和技术指导;定期举办无公害茶园管理培训班;以高出市场价2倍的价格实施薮北茶鲜叶订单收购。10年来,他坚持采取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模式组织广大茶农和茶产业经纪人参加的各项技术培训达120多期,受训年达7000余人,提供咨询1300余人次,发放技术资料1.2万册份,使广大茶农掌握了致富“法宝”,既增加了茶农收入,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。
坚持诚信立业、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,真情回报社会。在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同时,高度关注社会公益事业,积极开展“1+1”扶贫助残济困和“联、帮、促”活动,模范带头,主动与4名高、初中学生对接,每年向他们捐款捐物近万元,组织公司党员、干部、职工积极参与雪灾及汶川大地震捐款活动以及推进县、乡、村、农户发展的捐款捐物活动,几年来,累计投入相关物资达210万元,深受广大农户的高度赞扬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。
2007年9月省委徐光春书记亲临公司视察,对新林公司的发展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指出新林公司作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要充分利用新县丰富茶叶资源优势和企业品牌优势,增加茶农收入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,将新林公司打造成豫南制茶行业的明星企业。目前公司正在实施年产600吨绿茶粉加工项目,以拉长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,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,致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科技创新型企业,为新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文化试验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。